7月21日上午9:30,长江大学东校区文科大楼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不时传出一阵阵欢声笑语。原荆州师专75级政治系753班30多名校友和家属相聚一起,举行毕业40周年师生座谈会。长江大学副校长周从标、原荆师政治系老领导万茂福、原任课老师、现武昌理工学院副校长、湖北省《资本论》研究会会长、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学会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王元璋、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吴智勇、长江大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朱行书等应邀出席。座谈会由753班同学、原长江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马敬桂主持。 “40年前我们服从分配从荆州出发,踏上人生奋斗征途,去追寻我们还不确定的梦想。40年后的今天我们带着各自人生的经历又一次回到荆州,来看望我们尊敬的老师,来寻找我们大学的足迹,来向母校的领导报告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马敬桂代表全班同学热情致辞,感谢恩师的教诲,感谢母校的培养,祝愿同学的友谊地久天长。 “本次聚会是2016年7月武汉聚会时同学们的一个约定。当时确定两年后要搞毕业40周年班级聚会,主题就是感恩母校,感恩老师,珍惜同学友情。同学们对聚会还有许多设想。今年四月初,毕业40周年班级聚会提到议事日程,综合多种因素,最后决定本次聚会地点放在荆州,由在荆州工作生活的同学负责筹备……”原荆州中学副校长、现任荆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的周传明校友向大家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本次聚会的前期筹备情况和同学们所做的工作。 朱行书宣读了校友总会的贺信,向聚会活动的举行表示祝贺。他还向校友们介绍了一年一度的校友节和年度校友工作会议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校友总会微信公众号的运行情况及取得的良好成绩,希望校友们友情关注总会微信公众号,关注校友工作动态,关注母校各方面的发展。 吴智勇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校友们回母校聚会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长江大学合并组建后由原荆师政治系到现在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历程。“原荆师政治系创办的大学生学术刊物《郢都论坛》还在,原荆师政治系的根还在,原荆师政治系追求卓越,立德树人,开拓创新的精神还在。”吴智勇这样说。他祝愿本次聚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愿校友们身体健康,一切顺意。 周从标代表学校对校友们回归母校举办这次富有重要意义的聚会活动表示真挚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并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他站起来向坐在自己身边已年逾83岁的政治系老领导万茂福、已年逾75岁的时任授课老师王元璋鞠躬致敬。他充满深情地说:“我也是原荆师政治系81级的学生,我们都要感恩我们敬爱的老师。原荆州师专是我们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都有幸得到了万老师、王老师这些大师们的精心指导,使得我们信念坚定,不畏艰难,一路前行,取得了满满的成绩,收获了子孙满堂,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让我们再次感恩老师,感恩母校!”随后他向校友们介绍了长江大学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发展的良好态势。他希望校友们能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关注、关心、支持长江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共筑美丽长大梦。最后他祝愿两位恩师健康长寿,祝愿校友们家庭幸福! 王元璋老师虽然每年都会参加各类班级聚会活动,但这次他仍然激动地说“我也是在荆师成长起来的,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也是在荆师度过的。我能和同学们相遇,相识、相聚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缘分。你们是我从教的第一届大学生。当时万老师是我们系领导,全系只有5位老师,很多工作我们都是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一听说你们今天要搞聚会,我马上就从武汉赶过来了。我还记得我当时的口号是‘和你们一起成长’。专科学校虽然整体层次不是很高,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学都很努力,荆州师专当时的办学水平可以说是专科层次高校中的最高水平,后来就流行了‘南有荆师,北有烟(台)师’的说法。所以我们要为我们的母校骄傲,为我们自己骄傲!” 在同学们自由发言阶段,第一个请求发言的是曾任湖北省纪委副厅级纪检监察专员的严运芳校友,她激动地说:“两年前的聚会你们没有给我机会发言,这次我要主动积极地第一个发言。今天能够和大家聚首母校,见到敬爱的老师,我的心中无比高兴和激动。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同学聚会。每一次同学相聚都是满满的回忆。三年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时常浮现在眼前,老师的爱和同学的情也永记心里……, 回想四十年前的今天,我们离别母校,带着老师的重托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四十年来,大家爱岗敬业、认真做事、诚实做人、辛勤付出,得到了丰硕的回报……,毕业四十年了,我们的身份也都成了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我们要珍惜今天快乐幸福的生活。最后,祝老师和同学们幸福快乐,吉祥如意!同学友情天长地久。期盼着毕业45周年、50周年我们再聚首!” “荆江之夏,荷花映日。古城之约,同学聚会。”班长刘行坦因身体原因不能前来参加聚会,用微信传来长诗一首《最珍贵的回忆》,深情表达自己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想念和祝福。“花季,我们一起走过,四十年花开花落;雨季,我们走过,四十年风雨兼程。夏季,我们在追寻,秋冬,我们在追寻……,天在变,记忆没忘,地在变,情谊没忘。思念,美好时光,思念,同学师长……,举杯同敬,敬上天,敬大地,地久天长!敬老师,敬同学,幸福安康!……,衷心祝福,鹤发童颜少年郎,风韵犹存朱颜常……,青山依旧在,长江万古流,相聚2028年,2038年,2048年,再写人生新篇章。”当曾任惠州一中教导主任的杨邦元校友代读完全诗时,会场上立即响起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退休前身为荆州市委党校副校长的徐时新校友此刻高兴地站起来说:“我也和刘班长一样,写下了一首长诗《老同学的心声》,献给毕业四十周年的大学同学”随后他便高声朗诵起来:“悠悠岁月催人老,久别的同学盼重逢……,岁月鎏金,铭刻着我们青春的风采,年华似水,传承着我们昔日的豪情……,百年修得同船渡,五世修得同窗读,三年的同窗苦读,同学之情令人永生难忘……,今天的聚会,同学们的情谊把我们凝聚得更紧更长,亲爱的同学们,请收下我友谊的颂歌,请收下我衷心祝愿……,期待再过两年,让我们又欢聚一堂,抒发豪情,共叙衷肠。”他优美的诗句和激情的诵读把座谈会的氛围推向了一个高潮。 座谈会进行到这时,好像成了赛诗会。退休前在天门党史办工作的胡和平校友也以一首《母校聚会吟》表达此刻自己激动的心情:“母校阔别四十年,相约长江大学见。走进校区风采异,不识当年荆师园。学子如今花甲年,首届毕业莫夸言,一花引来万花开,荆师桃李霞满天。”他的诗吟同样也赢得了大家的阵阵喝彩。 自由发言后,杨邦元校友和周传明校友还代表班级分别向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长江大学赠送了书法作品。吴智勇和朱行书分别代表学院和学校接受了捐赠。近两个小时的座谈会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在12号教学楼前合影留念。 
聚会期间校友们还先后参观了城中校区和东校区校园,感慨母校的发展壮大,衷心祝愿母校越办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