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校友总会! 今天是:
首页  -  校友风采  -  桃李风华  -  正文

【校友风采】与笔墨相伴 写精彩人生

时间:2015-09-18    作者:     浏览次数:

——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王俊平校友

王俊平,男, 汉族,山西吕梁人,1984年6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吴冠中艺术馆篆刻创作室主任,南纪印社副秘书长。2010年毕业于长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曾入展首届“赵孟頫奖”全国书法篆刻展篆刻(中书协)、“职工展”(中书协)、首届手卷展(中书协)、“邓石如奖”(中书协)、第二届“北兰亭”电视书法大赛书法(北兰亭),曾获湖北省第七届书法篆刻展书法、篆刻分别三等奖(省书协)、第四届秦皇岛中小学书法节教师优秀奖(中书协)、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高校组软笔特等奖(教育部)。


来到王俊平校友的工作室,一股闲雅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古韵和墨香涌入:墙上挂满了他的作品,对着门的是一方大大的木桌,一边摆着篆刻仪器、书画杂志报刊,一边是写字的案台。拐角放着茶水台,紫砂茶壶有序排列着。所有的繁华和喧嚣都隐退在工作室外面,工作室里面安逸、宁静。

我们边饮茶边聊。当我向俊平师兄细数着我采访本上罗列的其一项项获奖经历时,他只是轻轻地说了句,其实也没什么。面对这些踵至而来的荣誉,他显得恬淡从容。我想,这源于他对书法的执着追求和一直以来精益求精的态度。

耳濡目染爱涂鸦

“小时候的我,虽然物质条件并不是很丰富,但是报纸书籍还是多多少少有一些”,当我问及家庭环境对其的影响时,他便兴奋地聊开了,“但是关于书法的书太少了,只是偶有一些历史课本和一些老旧的报纸上面会有一些。我写字、练字都是从这些书里面偷师学艺的。”

原来,每当看见与书法有关的内容,他就会格外关心,尤其是名家字帖。他就会把字帖裁剪下来,贴在一个字帖收藏本里面,久而久之,字帖收藏本就成了他学习的课本。只要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完成,他就拿出自制的“课本”,开始“学习”。

所谓“学习”,也就是在纸上模仿字帖上的字迹。刚开始并不十分像,但他并不气馁。慢慢地就像了,开始有型了。因此,“学习”是王俊平书法追求里最初的快乐。“我一直都很庆幸在自己小时候能有这样的兴趣爱好,这将是我今生最大的一笔财富”,王俊平激动地说。

中学时代,王俊平除了书法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可以在他的字画里寻到一些中国古典文学浸染出来的风华。

大学时代,王俊平的书法之路便逐渐步向正轨。缤纷灿烂的大学生活,让他眼花缭乱。而学校书法协会的招新,在王俊平眼里,仿佛就是多年未见的亲密朋友。在书法协会,他认识了他书法道路上特别重要的老师——朱道卫。

朱老师在发现他对书法的兴趣以及他的书法天赋后,不仅给他讲解系统的书法知识,还挑选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米芾等人的作品供他练习。经过一系列的学习,王俊平的书法逐渐有了书法的神韵,这极大地增强了他的信心。“我真的很幸运,大学时期能遇到这样一位好的老师。要是没有他,我在书法上肯定还要走很多弯路。”王俊平充满感激地说。

大一时期,他的作品夺得了多个一等奖:楚源杯书法大赛一等奖,樱花笔会书法一等奖,但进入大二之后,王俊平开始力图寻求更大的突破。因为他知道,这些比赛,参赛的群体有限,人数有限,获奖相对容易。所以他选择从零开始,更加专心地练习书法。

与此同时,作为书法协会会长的他,也倍感责任重大。除了自己的书法学习,还要帮助其他成员进行书法训练,组织他们参加比赛。“协会是一个有爱的集体,里面都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和战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说起书法协会,王俊平显得有些兴奋。

除了书法,王俊平还迷上了篆刻,书法和篆刻成了他大学业余生活的绝大部分。

临近毕业,王俊平“只在此山中”个人篆刻书法展在校园里展出,70幅书法作品,200个印章篆刻作品。一幅幅作品妙趣横生,相得益彰。《陶弘景相同》、《东坡论书》、《东坡前后赤壁赋》、《钟繇楷书》等书法作品中,篆书曲直相映,隶书间架紧密,行书行云流水;篆刻展出作品包括仿汉印、仿浙派、仿皖派、仿扬州派、仿赵之谦印、自治印等,内容为赠送同学的姓名章、励志的闲章以及秦汉的官印和私印。

当王俊平个人作品正在校园引起广泛热议的时候,首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的结果出来了。王俊平的作品从近千万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喜获高校组一等奖(软笔行书)!获得此奖项的高校学生共24人,湖北仅王俊平1人。而后,王俊平赴京参加特等奖比赛及颁奖晚会,最终获得特等奖的好成绩,为学校赢得了极大的荣誉。

勤奋执着渐提高

王俊平对书法的热爱可以用痴迷来形容。他一心想找一份与书法相关的工作,于是便在荆州一家培训机构担任书法老师,一边教书育人,一边潜心修炼书法。

在不足20平米的简陋宿舍里,一张杉木小桌,一叠叠毛边纸,一瓶瓶墨汁就是他心灵寄托的精神家园。他研读一个个名家的书法,如痴如醉,越学习越意识到书法艺术世界之浩瀚。为了购书、购笔墨纸张,他节衣缩食,每个月只花销四五百元。

为了追求更高境界的书法造诣,王俊平下定决心考研。他把考上中国美术学院作为目标,于是不断广泛涉猎书法史、书法美学和书法理论。《历代书法论文选》、《中国书法史图录》、《印学史》、《古代汉语》等书都被他翻遍了;同时对于汉字的进一步解读,也让他在书法的结体与线条、空间与布白、静与动的艺术里体味着多元化的书法魅力。

2010年的春天,王俊平考研失利,由于英语成绩不理想,与中国美术学院失之交臂。但令他欣喜的是,专业课成绩高出录取分数很多。“能在专业上经受检验,也是一种收获。”王俊平回忆此事时轻松地说道。考研的专业成绩给了王俊平极大的鼓舞,他放弃了考研,凭着一腔热血继续教书育人、潜心书法。

互联网的发达,给了王俊平一个重要的平台。为了交流,也为了获得认可,他在网上开起了店铺。为了给顾客提供满意的作品,他常常将自己关在屋里,废寝忘食地练字、篆刻。大热天,刚写的字常常被顺着笔杆流下的汗水浸湿;冬天,毛笔常常不听话地从他几乎冻僵的手中滑落到地上……只要作品有一点瑕疵,绝不卖给客户。

在经营网店的同时,王俊平也经常关注国内的一些高水平书法比赛。几年下来,他成功入围了“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邓石如’全国书法作品展”、“首届‘赵孟頫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他运笔如神,墨随心意,形成了清秀挺拔、端庄大方、独具一格的王俊平书法体。

随着网店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顾客慕名而来。江苏吴冠中艺术展览馆副馆长承庆闻得此讯,也在网上寻找王俊平约产品。一个偶然的聊天机会,承庆问起王俊平是否有开工作室的想法。

有一件自己的工作室,是王俊平的梦想。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机会,王俊平十分激动,也十分珍惜。第二天一大早,王俊平就登上了南下的火车,但是当时的心情十分忐忑,就怕自己期望太高,失望太大。6个小时后,高铁在宜兴站停下。此前他了解到宜兴是紫砂的盛产地,却不曾想宜兴原来是这么美。蓝色的天空上飘荡着大朵大朵的白云,城市整洁,马路宽敞,鲜花绿草相映成辉。

见到承庆,没有带他去工作室,也没有提工作室的事情。承庆只是说:“既然来了,就好好地在这里玩一段时间。”面对承庆的热情,这让王俊平心里泛起了嘀咕,但他从内心来讲又充满了感激,不忍心拒绝承庆的一番盛情。

承庆带着王俊平穿行于宜兴的大街小巷。溶洞奇异天成,奥妙无穷;竹海绿涛满倾,蔚为壮观;茶洲清香四溢,生机勃勃;湖光山色相映,也别具神韵。王俊平被这迷人的景致所吸引,心渐渐沉了下来。

阳光微醺,时节清浅。承庆带着王俊平来到吴冠中艺术馆,白墙黑瓦的江南仿古建筑古朴典雅,尽显吴冠中江南水乡风情画作中的意境和韵味。馆内各大名家书画作品,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王俊平这才明白承庆的用意,当即表明自己内心的想法。他想留在宜兴,想坚持自己的梦想。在承庆的支持下,王俊平在吴冠中艺术馆有了自己的书画工作室。20138月,王俊平搬进吴冠中艺术馆,成为馆内最年轻的书法家。

宁静致远获美誉

吴冠中艺术馆不仅为王俊平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重要平台,而且可以让他更直观地感受到大师们的美术思想、人文精神。时隔三月,王俊平在宜兴嘉荷堂艺术会所举办了《与古为徒》个人书法篆刻展。

展品一经展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受到不少同行的一致好评。“大字洒脱,小字严谨,篆刻笔法流畅,这正是王俊平为人的写照。生活中洒脱豁达,对待艺术却认认真真,没有一丝马虎。”他的好友戴非凡评价道。

书法、篆刻,已是王俊平人生的一部分,艺术风格的魅力源于他的心境与性格。回首往昔,王俊平迷茫过、困惑过;就在宜兴,一切都有了转变。宜兴这方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批在社会上极有影响力的书画者,他们经常会相约在吴冠中艺术馆,挥毫泼墨,谈吐心得。

“一张纸,乃是一方神奇的天地。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充分表现,尽情驰骋。形式上多种多样,布局上灵活多变。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笔法也有所差距。经常这样的交流,自己在不经意间就会得到提高。”王俊平介绍道。

渐渐地,王俊平的名字被大家所熟知,被众多书画界的权威人士称赞为实力派。他们都对王俊平寄予厚望,都认为他将来在书法界能取得更大的成绩。由江苏宜兴文联主办的《艺界》杂志也对王俊平对行了专访,刊登了王俊平的作品。王俊平在宜兴成了真正的书法名人。

2014年5月,王俊平又一次举行书画篆刻展。各种形式和风格的书法、篆刻精品二十余件,不少作品内容为历代大家的咏茶名篇,与即将开幕的中国溧阳茶叶节相契合。宜兴市文联和书法家协会的部分艺术家观展后,对王俊平的艺术创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执毛笔如执刀枪,横冲直闯,奔腾跳跃,而无一般轻滑浅薄之态,尤见笔实墨沉,气厚神旺。”

“看他的草书宛若盛夏的草木,干净有力,一笔一画间都可以看出平时的用心。”

“篆刻作品细细看来,总会发现,每方作品总是意在笔先、一气呵成,可见基本功是多么的扎实!”

……

王俊平终于做到了!用笔尖的婆娑舞姿、篆刻刀的婉转刀锋诠释着灵魂深处的美丽和深刻。他的作品,不囿于某家面目书作的依托,但求百花采遍蜜自香的大胆汲取。在似与不似,真与不真之中,追寻着自己独特的书法之路。

“书山有路,艺海无涯。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书法创作中要以古人为师,师古而不泥古,以今人为师,取长补短。不光是躲在屋子里书写再书写,成就翰墨成果,要观察世界,为社会奉献。要广交天下朋友,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攀登、不断超越、与时俱进。”这是王俊平书法艺术生涯中最深切的体会。

采访中,王俊平多次提到,希望书法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国书法不仅是艺术,它来源于中国的文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书法应该是中国人的必修课。文化艺术需要一代代人不间断地传承发展,如果一代人不继承,这种文化、艺术就可能丢失。”

王俊平说,虽然毛笔作为实用工具的时代已经远去,但是现在人们仍然崇尚着它。他会坚持每天向传统经典作品学习,他愿意做书法传承的践行者。

“书法是我灵魂的归宿。”王俊平道。

衷心祝愿王俊平校友在他的书画篆刻里创造一个深邃而璀璨的世界。